爱奇艺财报关键点:内容成本显著优化,营收出现新火种
发布时间:2019-08-21 11:17:00 来源:娱乐资本论 标签:影音视听 我要评论作者/贾阳
爱奇艺Q2财报亮点颇多。
财报显示,爱奇艺Q2总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7%,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2%;其中,付费会员数量持续高速增长,首次破亿同比增长50%,继续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会员服务收入达到34亿元,连续四个季度超过广告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收购了天象互娱之后,游戏业务开始异军突起。
会员+广告是国内长视频业务的主流模式,在互联网广告整体遇冷和内容延期上线的监管环境下,会员成为更加重要的行业指标。公司业务结构多元化也取得了不错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对于爱奇艺来说,最重要的行业变动就是影视剧成本的下降。由于政策的助推和引导,影视行业在过去一年经历了深层次的变动,而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更高了。对爱奇艺来说,这有助于控制成本,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制和合制精品内容上。
国内头部长视频平台的财报数据公布基本告一段落。长视频平台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海内外的格局出现了相似之处——“军备竞赛”,而彼此的经验也开始互相贯通,比如对新内容形式的探索,对海外市场的拓展等等。
核心变量的优化——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盈利模式都是围绕内容来进行。此前版权采购为内容主要来源时,视频平台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相对很被动。这也是为什么王微在土豆网转向版权PGC后曾经感叹没意思的原因,平台的角色买卖内容的中间商。
去年政策引导限薪之后,上游内容的成本出现了明显下降。
爱奇艺CEO龚宇在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此前市场大量投资导致许多作品积压,特别是电视剧,价格也有下降,爱奇艺可选择的余地更多。而从自制的角度讲,演员、导演、编剧等人才涌现,薪酬方面,此前片酬达8000万到1.2亿演员现在片酬大概在4000万到5000万,整个市场不断稳定、成熟,“所以长期来讲,我们的话语权会更多,内容成本会进一步得到控制。”
而这一趋势也反映在了财报中。爱奇艺Q2运营成本为7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内容成本支出50亿元,同比增长7%,但环比减少了约3亿元。事实上,从2019年Q1开始,爱奇艺的内容成本支出明显开始放缓,Q1内容成本支出为53亿元,环比下降了18%。
而据龚宇表示,去年8月份之前采购的内容大部分在今年暑期和三季度播出,还有部分内容会延迟上线,可能推迟到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也就是说,在整体未播出内容存量逐渐被限薪令后的内容更新以后,成本控制方面会得到更好的平衡。
而从内容表现上来看,相较于去年总播放量突破150亿的《延禧攻略》,今年Q2的影视综项目,或许可以用多点开花来形容。
据第三方数据,今年上半年,骨朵网络剧TOP5中爱奇艺有三部,艺恩媒体热度TOP10独播剧爱奇艺占据5部,Vlinkage独播剧播放指数TOP15中爱奇艺占据7部,其中,《破冰行动》在三榜中均位列榜首,《独家记忆》《新白娘子传奇》《黄金瞳》《招摇》《动物管理局》《追球》等表现均不错。
而综艺方面,爱奇艺推出了音乐综艺《中国新说唱》《我是唱作人》和《乐队的夏天》,后者凭借优质的节目内容将话题度燃烧到圈外,豆瓣评分高达8.7,热度更是延续到了暑期。
在5月9日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宣布,2019年内容投入仍然超过200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自制内容保持三位数增长,自制戏剧达到100部,头部综艺达到60部。
综艺方面,爱奇艺主打年轻成长的潮流化表达,主要分为音乐力、少年风、生活趣、新国潮、虚拟偶像四大类。
戏剧方面,爱奇艺将和莫言、正午阳光、于正、唐家三少等内容人一起制作能够影响全民的正剧、大剧、当代题材剧。在内容形式上,爱奇艺也希望抢占规则制定权,除了分账剧、短剧、竖屏剧,爱奇艺开始力推互动剧,引入产业化运作流程。
整体来看,平均内容成本的有效控制,让爱奇艺能够有更多的组合空间,去打造优质的平台内容。
营收出现新亮点
在以往“会员+广告”的主营结构基础上,爱奇艺收购的游戏公司开始贡献营收。
爱奇艺Q2总营收为人民币71亿元,同比增长43%;净亏损为23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21亿元,同比扩大9.5%。主营业务包括会员服务、在线广告、内容分发以及其他,占比分别为47.9%、31.0%、7.3%和13.8%。
会员业务营收34亿元,已经连续4个季度超过广告营收,同比增长38%。6月22日,爱奇艺宣布其订阅会员总数突破1亿大关,季度末会员规模达到1.005亿,同比增长50%。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在接受剁椒娱投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单个国家视频会员破亿的平台,爱奇艺应该是唯一一个。” 要知道,Netflix在全球范围内的订户也只有1.5亿。
就像龚宇在世界大会上说的那样,互联网行业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年代,接下来的是缝隙里的“收割”时间。杨向华透露,爱奇艺在一二线年轻用户的渗透率非常高,在三四线城市年纪大的人群渗透率还很低,但增幅很快。而爱奇艺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则是在尽量拓展付费用户体量的同时,在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内提高ARPPU值。
Q2广告营收为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6%,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部分内容推迟播出等影响。在未来一个季度,由于广电总局的对古装、偶像剧集的延播通知,内容延播大概率仍会对广告和会员造成影响。
不过在龚宇看来,一些规定或指令最多会影响到10月中旬,此后会有更大的空间,让平台来播出头部内容。有些约束可能会持续下去,但这些约束还是给播出和内容创作留下很大空间。“未来新的管理空间下,会有更多的、创新型的、符合要求的内容会播出。”
而基于对行业的这样一个判断,爱奇艺发布了比较稳健的下季度指引:预计Q3营收为72.1-76.3亿元。
Q2财报中除了会员和广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内容分发收入为5.18亿元,游戏所在的其他业务营收为9.792亿元,同比增长82%。
而内容分发和游戏业务,被龚宇看作是未来贡献营收的重要增长点。
爱奇艺收购的Skymoons(天象互动)补充了游戏业务板块,天象互动在第一季度中成功推出了多款游戏。龚宇表示,爱奇艺在游戏业务上的收入增长很快,在海外的收入也开始成长。以外,爱奇艺尤其看中游戏与爱奇艺IP形成业务协同。
(天象互动曾为爱奇艺开发过《花千骨》手游。)
海外也是重要发力点,爱奇艺已与马来西亚的最大的付费电视服务提供商Astro在内容分发方面达成合作。在龚宇看来,爱奇艺的原创内容越来越多,可以分发到海内外的电视台,甚至是一些互联网电视的平台。不过内容发行业务算是一件“中期”而非长远的事。
此外,比如爱奇艺的授权收入,文学的订阅收入,虽然占比不大,但是增长非常快,毛利率也高。
这是爱奇艺自上市以来就在努力打造的营收多元化方向,与Netflix几乎完全2C的商业模式不同,爱奇艺既有2C营收也有2C营收。而随着游戏、文学、VR等业务在未来逐渐形成业务矩阵,爱奇艺的“线上迪士尼”生态或许能令其突破“在线视频平台”的价值框架,进入一个更多维的商业样态。
截至2019年6月30日,爱奇艺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定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共计164亿元。
关注比达官方微信
-
1淘宝71374.2
-
2拼多多41985.7
-
3京东28290.4
-
4美团13045.0
-
5淘宝特价版10924.7
-
6天猫5772.7
-
7闲鱼5075.3
-
8唯品会5027.3
-
9苏宁易购4379.7
-
10小米商城4280.6
-
11蘑菇街1699.7
-
12转转1581.9
-
13京东极速版1520.3
-
14一淘1489.7
-
15多点1409.0
-
16华为商城1106.7
-
17欢太商城1051.4
-
18盒马1047.1
-
19返利1006.7
-
20京东到家955.1
-
21阿里巴巴889.9
-
22每日优鲜841.4
-
23花生日记646.1
-
24折800644.7
-
25聚美595.8
-
26叮咚买菜579.2
-
27识货488.4
-
28考拉海购462.9
-
29永辉生活409.6
-
30什么值得买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