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大文学>都市青春>天堂来的风 > 第357章 我家的机器
    他是部队军官底层打拼出身、觉悟很高,早年也学了文化,和那些年轻冲动的红兵不同,深深体会到总理关注国计民生的用心。

    总理对大运动其中的乱象,痛心疾首,什么停工、停产?

    天天琢磨抓人,批斗来批斗去,老百姓吃什么?用什么?有衣服穿、有饭吃、有东西用吗?

    生产一定要抓。凡是生产的地方都不要影响,生产减少了,于国于民都不利。

    这批六台收割新农机,就是上层支持生产的领导主抓,进口来的。

    今年乌口农场又开辟了荒地千亩,沉甸甸的稻穗说明,老百姓吃的粮食又增收了。

    像过去那种饿死人的事件,不能再发生了。

    只是今年新地块这么好的收成,凝聚了兵团上千人的心血,在抢收时节千万要颗粒归仓,不能浪费啊!

    收割机总是坏,这可怎么整。

    杜场长看着这个外国人,他经常去省里开会,见识广些。

    首都几个城市是有个别外国技术专家的,一直在帮华国做建设。

    这个人,是哪儿的?来支援湖武?少见啊?还是洪山村的?

    杜场长一时摸不着头脑。

    马组长介绍说,“这个司马师傅,很懂车。他在他们国家也见过……”

    他下意识地看了眼德西那冷静又严谨的表情,“也在地里用过这种。我让他来帮忙看看。”

    杜场长和大家均半信半疑。

    但现在,外国人造出来的机器,一个外国人来修,这,不应该吗?

    腿上穿着大补丁裤子的德西,大踏步地走向机器。

    众人让开路,在他和机器外面紧紧围了一圈,都盯着他。

    这是一台刚从法国进口的农机。

    巧了,德西一看上面的“GOCRB”品牌字母,蓝眸微缩。

    这哪是法国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