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挂着用青竹条钉出来的置物架,分别放着稻草、草纸、作业纸。
不同的人,依旧有自己的用纸习惯。不过显然,大家还是喜欢用草纸的。
草纸的量走得最快,稻草,已经很久没人用了。
想起小可的事,德西心头一跳。他敏锐的目光落在置物架上,看到了一样陌生的东西。
一大包草纸里面,包着很多草木灰。
教堂里目前需要这个的女子,只有一位。
小可从少女的第一次开始,就是按照李婆婆的言传身教示范,把灶里的灰收集起来,每个月那时候,垫在布里、专用。
现在德西钉了镂空的竹子置物架,放东西干净方便。今日事发突然又仓促,她就先把整包放在这里了。
说起草木灰,中世纪时欧洲女性也使用。目的、用途都一样。知识渊博的德西不会不懂。
但现在,明明已经有更适合的产品了。只是小可没有钱买。
之前那两个月,这姑娘总有那么几天,在大家都睡了以后,在井边洗洗涮涮。
当时德西就觉得纳闷,洗什么,非得要偷偷摸摸地、夜深人静的时候洗。
德西有次还瞅见,小可洗完什么,就手里攥着,蹑手蹑脚走回自己房间。
那些物品,都没有在外面晾晒。是在她房间椅背上阴干的。
怪不得那几天,从不让他进房间。
行为突然奇奇怪怪。
德西一幕幕回想着。出来,走近在用稻草起火烧灶的小可说。
“我先回鱼塘。”
“哦,那一会儿我把饭送过去?”
那怎么行,身子那么不舒服,还让这姑娘跑来跑去的。德西道。
“不用。我和宁宁回来吃。他们说,今天还能给一条鱼。一会儿拿回来。”
德西说完,洗了手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