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霍斯以前讲过,柏林培养军官的那所学校,苦得很。
风雨无阻训练、泥浆土池翻滚。那是淬炼钢铁意志的场所,让准军官们吃苦、耐练,教官们有的是手段。
看看这两天,能给他做些什么吃的。
这几年,赵杏的厨艺可见长,土地里的食材,她边学边看,经常会鼓捣各种菜肴。霍斯可回来了,要给他上什么菜呢?
和少年时一样,有赵杏在,霍斯少爷的餐,可以随时摆。而且不用厨娘开火。
德国也有面疙瘩。叫Sp?tzle。
赵杏从小在庆国农村,也吃这玩意。把鸡蛋、面粉和盐,加水和成面团,然后类似中国刀削面的手法,将面疙瘩刮到沸水锅里。
一浮上水面,就可捞出沥干。一般作为荤菜的配菜,和肉汁混在一起,再加点洋葱碎、墨角兰和百里香,味道很鲜美。
这会儿,地主家的二少爷,表情里很是享受,惬意地吃着专用女仆给他端上来的。
家之所以是家。因为有一个专门给他做饭的人。
除了这碗面疙瘩,还有一碟切好的山毛榉木熏制的火腿肉和煎蛋。两根煎小香肠,是用新鲜的小牛肉制作的。
又给他摆上一杯度数低的苹果酒,风味酸爽。
苹果酒会盛放在一种称为“Bembel”的灰蓝色陶壶中。
饮用时有专用玻璃杯,Geripptes。表面呈钻石状切割,既美观也防滑。琥珀色的酒液,在其中晶莹剔透。
这一餐色香味俱全。在柏林的餐厅至少5马克。是霍斯月津贴的十分之一。
色香味俱全中的“色”。当然,指的不仅仅是食材。
旁边还有一个忽闪忽闪着亮晶晶的黑眸,小手捧着腮,盯着他一口一口吃饭的、漂亮姑娘啊。
赵杏看着这家伙,呼哧呼哧地闷头吃掉了一整碗。
霍斯眉目舒展,整个人都像是摊开了一般。几个月训练的辛苦与疲惫,仿佛在这一刻,都消失不见了。
赵杏的手刚触到空碗,打算拿去洗,霍斯一坐直,掌心,就覆上了她的指尖。
“你坐着。我来。”
已经很辛苦地给他做了顿加餐。别的事情,归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