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入城之初,就根据打下的城门位置和行军路径,划下治理京城的各自分区。皇城东北部由德军占领。
但由于各国军队进入京城的时间不同及势力消长,管辖范围也在不断变化。
在八月的破城之初,除了不出兵、装腔作势的个别国家,德军虽然参战人数最少,但各国势力范围划分比较均衡,也公平地占了一大块。
但自从9月底瓦德西任统帅、大批德军进入京城后,德国的势力范围立即扩大,前门外自崇文门以西等地区均改归德国管辖。
继克林德公使去世之后,下一任公使穆默11月到任。他是随来作战的德国兵船一同到的。
枪杀克林德公使的恩海,早已被找到,11月初被处死,执行地就在公使去世之地的东单。
按理说德国已经"报仇"完毕,但德国借此导火索事件,要的是远胜过英法等国先前、从庆国攫取到的国家利益,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穆默到来,将承担及主导后续的谈判任务。而他与艾德勒克家族渊源颇深,其堂姐是哈德里一位叔叔的妻子。知道哈德里也在庆国,自然是要见面关照的。
之前使馆区的战役颇为惨烈,有些建筑都被轰成断壁残垣,更甚至夷为平地。但联军抓的苦力足够,很快就修建整葺一新。
穆默进入使馆办公时,欧式水晶吊灯、皮质沙发、宴会厅餐桌椅、各种西洋家具均已到位、甚至还有罕见的、安装了玻璃的酒柜。
12月初,见到终于能来拜访的哈德里,对这位同样远在庆国的亲戚,穆默先热情地拥抱了。
“哈德里!”
“穆默叔叔!”
哈德里在庆国驻兵快一年,之前不仅参加了八月京城战役,十月还出京远征。
穆默见到这位年轻的姻亲,身为帝国军人卓尔不群、英勇作战、身姿挺拔,又是艾徳勒克的长子继承人,很是高兴。
他们坐下喝着咖啡,也讨论下一步德国对京城的管理。
此时,青岛殖民地有德国总督,穆默做为德国驻庆国最高全权外交大使,有绝对高的权力,驻庆国的军队也需要与他合作。
41岁的他正值中年,他来,就是为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次庆国国变。
“哈德里,你在庆国驻军快一年。想家吗?”
穆默此意是探探口风。对远东作战,战船远道航行,时间较长。要撤兵,就得一批批撤,没有零零散散的。若这个小家伙想家了想回国,他能从中协调的。
哈德里立即点点头。当然是想的。在黑森林里畅快骑行、打猎、湖中划船游泳、观鸟、野炊露营,住自小长大的城堡,和伙伴们猎鹿烹烤,畅快喝啤酒热闹,那样的日子怎么不想。
但是若回国,一定是要等协议签订后,德皇下令退兵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