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十年,经历过两次重大失去的哈德里,有了前车之鉴,他重视儿子们的婚姻,并最好尽快有孩子。
长子马丁从南京回来后,就跟女友莱娜结了婚。而克劳夫和罗切尔在战前,也火速结了婚。
独裁当局的狂热和狂妄,让战争看起来,仿佛是必胜的。
可是哈德里心里一直遗憾,弟弟霍斯没有留下任何子女。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这样。
关于生孩子。希·TL鼓励“高贵”的雅利安人种多生育,给女人们的定位就是:都在家多生些孩子、管好家庭。甚至剥夺女人的工作权利,都轰回家养孩子。
艾徳勒克家在开战前,就有了三个儿媳,这新加入的女子后援团,也代表着她们身后的亲家,分别来自不同阶层。
其中马丁的妻子莱娜,是德国另一大财团的女儿,属于资本家之间的联合,增加了家族经济实力。
克劳夫的妻子艾玛,父亲是N·C高管。罗切尔的妻子,哥哥也在D卫军任职。
她们的加入,当然增加了家族政治融合度。
这三个儿媳全是金发碧眼血统纯正的联合,符合元首关于种族联姻、政治正确的要求。
很快,哈德里的三个孙子,都在战争中出生。
马丁的儿子偏偏生得最晚,大概是在南京的生活经历,影响了他的身体,重度营养不良、肺部感染。
他回国后调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算全面恢复健康。
马丁生的是家族下一代长子,德西,生于1942年。
对于"留后"之事,连60多岁的尼莱斯都有这种准备。
一战的残酷也没过去二十年,当时阵亡的官兵那么多,很多家庭就此绝了嗣。
尼莱斯也吸取了教训。带自己儿子尼克尔上战场之前,儿媳是先给他生了两个孙子,又怀了孕的。把自己的后代都先准备足了。
当尼莱斯得知哈德里的次子克劳夫,就在自己手下的部队当兵时,他简直是仰天长笑、不能自已。
40年前,他在庆国就矮了哈德里一头,以至于处处被压制。
如今哈德里的儿子,却在自己手下当兵。哈哈哈。看我怎么收拾你儿子。
上战场前,尼莱斯特意跟哈德里会了个面。
这位将军和早已退役的少校,在别墅的花园里坐在一起时,论起气势来,当然,穿军装的那位、军衔高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