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礼拜堂再往后院走,是一座副楼。坡屋顶的两层小楼。
楼上是神父等人员居所,有四间小房间。楼下是厨房、浴室、柴房、生活设施用的。
大礼拜堂宽阔的祭台上,井井有条地摆放着桌椅和祭品,台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木制的长条椅。室内干干净净,木椅都擦得发光。
德西可以想象,在当初教堂里一定是坐满了。都是来听比尔讲经布道的农家人。
他们和幽默的比尔聊天,和好久难得相聚一回的亲朋好友,一起坐坐、话话家常。
墙上大幅的圣母像,依然在温柔神秘地微笑着,但德西从空荡荡的大厅里,早已感受到了那种寂寞和冷清的气息。
原本应该摆放在圣坛上的蜡烛、耶稣受难像都不见了踪影。
“比尔,还有人来这里吗?”他忍不住问。
比尔温厚地笑笑。
“不来了。我有时候出去问候他们,有的小孩子还赶我。”
比尔的语气里有种无可奈何,但是好脾气的他,却没有任何责怪那些孩子的意思。
这时,从祭台旁的后门走进来一个女孩,一只手里拿着一把扫帚,另一只手里提着一只小木桶、把手上挂着抹布。
她穿着白色波点的短袖,袖子挽起露出嫩藕一样的小胳膊。
脚下是一双黑色的凉鞋,蓝色长裤的裤脚也挽起,两截玉似的秀气小腿,在宽阔的裤腿中晃荡。
她一抬头见到比尔,立刻笑着招呼:“比尔叔叔,这么早!”
看到德西一脸的惊奇,比尔忙开始介绍。
“德西,这是小可,这可是负责我们生活起居的,一位重要人物!”
德西知道她是谁,比尔之前的信里,提到过这个女孩。
小可是个孤儿。以前在湖武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
小可的家人就是不想抚养这个女孩,在她出生后不久,将她放到一只小木盆里,顺着河流漂流而下。
有好心人捡了她,可发现是女孩,也不肯养,就送到教堂来。
那时候还有很多的信徒,在比尔的倡导下,大家经常送吃穿用度过来,小可就这么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