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德国有根深蒂固的军队政权,民众对军方权威的信任,高于对其他政党。
一战结束后,老百姓更倾向于生活能稳定,而非持续搞什么革命。
第三,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也很强悍,更多地、是去搞科技垄断和海外市场扩张,降低对本国工人的直接剥削。
让工人的反抗情绪没那么大。
比如,类似艾徳勒克家的工厂,也遇到了工人罢工。
但是哈德里会通过推动实施福利政策,来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
比如,建立医疗保险、养老金、减少工作时间等,实现了部分社会公平,削弱了自己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只要工人的生活还过得去,他们就不想搞革命。
第四,军方容克贵族,也不同意搞革命啊。
他们和社会民主党联合镇压工人起义,那棵社会主义的小小萌芽,最终失败。
当然,军队作为德国社会里,传统容克势力的核心,始终也没被其他政党掌控。??这也为后来纳粹上台,提供了伏笔。
总之,詹尼尔将军参与的巴伐利亚独立没成功,可共产党搞革命也没成功,最后成了个资产阶级和旧军官团一起掌权的国家。
而艾徳勒克,既是詹尼尔代表的旧军官团势力,又是哈德里这种新兴资产阶级,是二者的利益结合体。
巴伐利亚被不情愿地捆绑,承担巨额赔款、忍受合约压迫。
对抗通货膨胀、全民失业,却又要积极恢复生产,在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之中突围。
这也是德国未来、十几年的命运。
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废除贵族特权,容克军官阶层,只有少部分转入魏玛军队,但失业、收入降低,整体影响力锐减?。
《凡尔赛合约》让经济体系濒临崩溃。
?首先面临巨额战争赔款?。需支付1320亿金马克,分66年偿还,远超实际偿付能力,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19年前,清朝的《辛丑条约》,是39年还清,利滚利快10亿两白银,还了快二十年了也还不清。
为了赔偿战争赔款,魏玛政府开动印钞机增发货币,狂印马克,使得货币贬值严重。
1921年1月,美元兑马克的是1:64,到1923年11月已经崩溃为1:4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