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封锁下的火焰山,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充斥着高压下的死寂与粘稠感。

    林默的“反击”成功窃取到的零星信息,如同在黑暗深渊中擦亮的一瞬火星,虽微弱,却照亮了前路的一角,更点燃了他心中那簇不屈的火种。

    系统的铜墙铁壁并非无懈可击,只要找到那细微的裂缝,蝼蚁亦能掘开堤坝。

    然而,简单的观察与窃取,已无法满足当前危局。被动躲藏,终有被系统彻底清算的一日。必须更主动,更深入,甚至……在系统的内部,埋下属于自己的钉子。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林默被数据流充斥的脑海。

    他的狼瞳,再次聚焦于那片被无形枷锁禁锢的战场,最终,牢牢锁定了那个看似卑微、实则关键的节点——火焰山土地,Local_Deity_Monitor进程。

    土地公,系统的直接代理,权限封锁的执行者之一,掌管着局部的空间规则,也是系统感知战场态势的重要“传感器”。它严谨、刻板、遵循既定协议。

    但正是这种高度程序化的运行模式,或许存在着可被利用的惯性漏洞!

    “银锁,”林默的意念如同最冷静的刺客,摒除了所有杂念,“超频推演!目标:Local_Deity_Monitor进程的空间维稳子协议。

    分析其在当前权限封锁环境下,处理‘非威胁性空间异常数据’的标准流程、数据校验机制、及日志上报规则。寻找其协议逻辑中的可预测模式与信任边界盲区。”

    【指令确认。启动‘协议漏洞分析’协议。加载土地进程行为模式数据库……对比权限封锁前后规则差异……】

    【分析中……发现关键节点:】

    【土地进程为维持封锁区‘表面稳定’,需持续处理大量因之前战斗残留的、低级别的‘空间褶皱’和‘坐标漂移’等异常数据。】

    【处理流程:扫描检测->分类标记(威胁等级)->调用空间修复例程->生成处理日志->打包上报系统。】

    【漏洞点:对于被标记为‘低级’、‘历史残留’、‘无活跃威胁’的空间异常数据,其日志上报机制存在优先级延迟和内容压缩,以节省系统带宽。

    日志数据包结构固定,校验机制相对宽松,更注重格式合规性而非内容深度审计。】

    【机会窗口:可尝试构造一个完全符合其日志格式标准,但内嵌特殊指令的‘伪造日志数据包’,利用其自动处理机制,植入土地进程内部。】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计划,在林默心中迅速成型——木马植入!

    他要伪造一份看似无害的“空间异常处理报告”,将一段精心编制的、具备特定触发条件的“后门”程序,伪装成普通的日志数据,利用土地公那刻板的自动化流程,主动“送”进它的内部!

    这将是一枚深埋在系统监控网络内部的暗雷!

    “推演木马结构!”林默心跳加速,但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核心要求:极度隐蔽,存活优先。

    功能设定:潜伏期内,仅被动记录土地进程接触到的、经过过滤的底层系统指令流与环境数据;仅在检测到特定高优先级系统指令(如‘全面扫描’、‘目标清除’)或土地进程自身发生重大状态变更时,才尝试向外发送一次加密的、极短促的状态信号。